日期:2008年10月21日,星期二 (環島第3天)
下午行程: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 --> 蘇澳 --> 宜蘭縣東澳
(9號省道)

這幾天實在太忙(藉口),加上新玩具到貨(事實),
單車環島遊記真的寫很慢,這樣下去今年大概寫不完吧。
趕一下進度,上次寫到第三天中午在冬山河,
今天就從冬山河畔的虹橋開始寫起吧!
(該橋又名利澤簡橋)

 
下午行程的重點有兩個,先去蘇澳冷泉享受,泡完後再挑戰蘇花公路。

雖然遊記才寫到第三天而已,
不過我已經履履在遊記中抱怨GPS總愛捉弄人、亂報些莫名奇妙的小路。
再舉一個例子,在這個分叉路口中,路牌指示蘇澳冷泉要走左邊。


不過GPS卻是要我走右邊。


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一則平面廣告,是一輛車開在火車鐵軌上,
上面寫著「你是否要堅持相信GPS?還是相信你的直覺?」
可惜我找不到這張圖片了,不過有兩則報導跟這很像:
New York Times文章「Whom Do You Believe, G.P.S. or Your Own Eyes?」
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8/02/17/nyregion/nyregionspecial2/17colwe.html?fta=y

Engadget文章「Man follows GPS directions onto train tracks, into dummy hall of fame」
http://www.engadget.com/2008/01/04/man-follows-gps-directions-onto-train-tracks-into-dummy-hall-of/

如果有人要自行車環島而搜尋到我這篇文章的話,
請聽我良心的建議:別太依賴GPS!!

早上8點從羅東出發,到蘇澳是下午1點40分了,
算一算大約騎了約35公里左右了吧,結果看到這個路牌有點傻眼。
蝦米?直走是羅東?
我不是才剛從羅東騎來的嗎?


到東部時,請別把西部那種看路標的方式帶過來。
東部只有三個超大的縣市,那個路標指的都只是方向,不代表距離很近。
無論是直走的羅東或左轉的花蓮,其實都還有幾十公里呀。

過了這路牌沒多久,就可以到達蘇澳冷泉了。


這是我第三次來蘇澳冷泉,第一次是大學時期來的,泡大眾池。
第二次是研究所畢業前,泡個人池。
這次既然是一個人單車環島,當然要泡大眾池、人擠人才有泡湯的感覺呀!


不過...就算是大眾池,星期二的下午,蘇澳冷泉空無一人。


這種空無一人的場景,令我想到Will Smith的電影《I Am Legend 我是傳奇》。


加上荒廢的前個人池,看起來更像恐怖片了。


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有天然冷泉,我們與義大利威尼斯。
而我們國家的冷泉又以蘇澳冷泉最為知名。
不過看到這樣的畫面,台灣觀光業真是令人感到堪憂呀。




不管啦,沒人也好,先前兩次來都是週末假期,人太多有時候也很擠。
這次沒人,我反而可以隨興地到處逛、到處拍照。




而且最棒的是,全世界唯二、全亞洲最有名的冷泉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泡,
這樣想的話,其實還蠻high的嘛!


我大學第一次來時,聽同學說泡冷泉時,雖然腳剛踏進去會感覺很冷,
不過整個身體泡進去一段時間後,身體就會熱起來。
於是我邊泡邊發抖地在池中撐了五分鐘,心想:
「咦?怎麼還沒熱起來呀?是不夠久嗎?」

再過五分鐘,「真的會熱起來嗎?」

再過五分鐘,「你們自己去熱吧!神經病。」

事實證明,受害者後來通常會變成加害者。
之後有人問我蘇澳冷泉好不好玩時,
我都會建議他們如果有去泡的話,一定要泡久一點,身體會熱起來…


雖然離大學泡冷泉已經有好多年的時間了,
不過這次腳才剛伸進水中,冰涼的感覺馬上令我想起大學那次泡的感覺,
就是:「靠!好冰呀!」

這時候我突然想到,早上離開羅東住的飯店前,
電視新聞播報:今天全台最低溫出現在蘇澳。
有沒有這麼巧呀?我正在全台最低溫的地方泡冰到不行的冷泉。


不過都騎了這麼久的自行車來到這了,當然要硬著頭皮繼續泡。
而且,我都害了這麼多人來這裡等待「泡到熱」是什麼感覺了,
個人業障個人擔,這次我又挑戰看看,真的可以泡到熱嗎?
(我真是個笨蛋...)



大家平常住西部可能比較少泡到天然的冷泉,
借用蘇澳冷泉的說明看板,向大家說明一下冰泉的功用。


冰泉區水並不深,只泡到下半身而已,
如果要來全套的,就衝這個噴水池吧!


在給水柱沖了十分鐘後,這次我要發誓,其實身體真的有變熱啦。
或許是身體逐漸適應了冷泉的溫度,然後回到原本的體溫吧。

一個人霸佔冷泉池很久後,終於有一對情侶也來泡湯。


耶~~~(自己幫他們配音)


噗,不知道相片中的女生回到家看照片後,
會不會也發現我正在跟他們互拍中。


離開蘇澳冷泉前,我遇到五隻狗。
天阿,一個觀光聖地,結果狗比人多是怎樣?
蘇澳冷泉只有單純的冷泉,實在有點單調,
不容易讓觀光客久留,真的非常可惜,應該可以再規劃一下的。


想了解更多蘇澳冷泉的介紹,請見以下網頁:
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774.html

離開蘇澳冷泉之前,我繼續到處吃,這是傳說以冷泉水做的彈珠汽水。


還有宜蘭名產:花生糖冰淇淋。


好吃!


我去環島的這段期間,馬英九總統及劉兆玄院長都在下鄉shopping拚經濟,
想想我也是,我正在環島拚經濟,每到一個地方,無論肚子餓不餓,先吃再說!


吃飽後就要挑戰蘇花公路了。
這次環島出發前,學長叮嚀說,蘇花公路風景很漂亮,不過也很危險,一定要小心。
實際騎到蘇花公路後才發現,哪裡有很危險?亂講。

根本是超級危險到茂伯騎來這送信也會想罵髒話的危險呀!


砂石車狂飆就算了,還是成群結隊,好像在賽車似的狂飆。
瞧,一輛接一輛。


自行車只能靠在馬路右側,在砂石車跟山溝間求生存。


之前騎山路遇到砂石車時,有時候乾脆就停下來讓它先過。
不過蘇花公路上的砂石車是一輛接一輛,讓它先過也沒用。




不知道是蘇花公路的連續爬坡特別累?
還是後頭有狂飆的砂石車讓人騎起來心理負擔大?
騎這段真是超級痛苦的!幾乎是騎不到多久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。

接連不斷的上坡也令人沒有太多的喘息空間,有幾個爬坡都掉到時速10公里以下。
這時候就像60歲的老頭一樣,真是上面有想法,下面沒辦法,
無論怎麼踩,上坡速度還是很慢。
(此時爬到252公尺高)


前幾天騎車都還悠閒地聽著iPhone內的音樂,
不過騎蘇花時為了生命安全著想,耳機先丟一旁吧,
專心的聽後面是否有砂石車將近時所發出轟轟作響之聲。


這張可以感受到砂石車飆車的速度。


上坡若遇到急轉彎,則看不到前面路況,再加上道路維修只剩單線道的話,真的非常危險。
如果自行車在這轉彎騎的比較慢,而後面砂石車狂飆,它過彎看不到前面路況,
很容易剛轉彎後看到自行車來不及反應,就撞上去了。




喔!終於騎到298公尺高了,當時心裡面只想著一件事:
「還有多久才能脫離砂石車在上坡路段的追殺呀?」


對了,蘇花除了砂石車暴多的之外,隧道也很多。




上坡時真的很累,不過下坡速度就很快了。
幾乎是時速35至45左右在跑,最快還達到時速53公里。


不過下坡也是蠻危險的,
這段下坡我遇到對向車道有汽車要超車,就開到我這個線道上的事發生。
由於我下坡速度很快,閃那台車的當時也非常驚險。

下坡花沒多少時間就下山了,我大約在下午5點20分到達東澳。


由於第三天預定行程是到南澳,
所以儘管到東澳已經下午5點20分,天色有點暗了。
我還是想再拚個11.1公里到南澳去。

不過我騎了20分鐘的山路後決定放棄,
因為天色已經暗到跟天黑差不多了,要在上坡趕11公里得再花將近1小時。
加上山路窄,砂石車老哥還是非常豪邁地狂飆中。
為了生命安全,只好很不甘心地半路放棄,選擇下山改住東澳。
我真討厭這種未能達成目標的感覺。

下午騎蘇花時,上坡花了不少體力,砂石車也加注了心理的負擔,晚上胃口大開。
繼昨晚羅東夜市的牛排後,我又點了一份夜市的牛排吃了。


而且這樣還不夠,我又點了一碗已半年多沒吃過的土虱。


結果吃到一半就後悔了,原來我的胃沒有想像中大呀。

臨時找了一家飯店後,才晚上6點20分,是我三天來最早到飯店的一晚。
800元的房價雖然很便宜,不過住宿品質真的很糟糕,
桌上和床上都有些污漬,浴室的燈還打不開。
這樣的住宿環境離原本預期南澳的飯店差太多了,
也加深了今天沒有到達南澳的挫折感。
這次環島之旅,就第三天晚上心情最為低落。

在寫了幾封明信片後,後來也想開了。
雖然今天比行程落後一站,明天早一個小時起床出發,騎回來就好了嘛!
想到這心情就好了許多,或許環島不照計劃會有不同的樂趣吧!

備註:
1. 今天總里程數:61.1公里。
(今天在宜蘭逛太多景點,跑的距離比較少)

2. 今天騎車總時間:3小時46分。

3. 平均時速:16.2公里/小時
(在宜蘭市區找景點時,不是很靈光的GPS讓騎車變慢了)

4. 最大時速:53公里/小時

5. 環島累計:262.34公里。(三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dv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